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动态
分享
用3000亿撬动1.5万亿元!重点投向这三类项目!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周东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与此前政策行调增8000亿元信贷额度不同,本次3000亿元政策行金融工具主要针对基建项目进行股权投资而非债权投资,主要应对基建项目资本金到位不足的问题。

  又多了3000亿

  再来3000亿,这次能够撬动多少投资?根据人民银行和2015-2017年专项建设债的经验,此次3000亿元金融工具可能仍以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发行,中央财政予以贴息,贴息期限2年。募集资金可能以专项基金的形式投入基建项目,出资比例低于50%。基建项目资本金占比一般为15%-20%,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行贷款形式的配资,杠杆率约为4倍。因此,3000亿元金融工具可能撬动约1.5万亿元基建投资,相当于提高2022年基建投资约7个百分点。

  “此举通过政策性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一方面,政策性银行拥有国家信用,融资成本相对低;另一方面,通过金融债券资金补充项目资本金,有助于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保障重点项目融资。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投资逐渐成为稳增长的主要支撑点。当前投资明显发力,有望尽早发挥对经济的托底作用,预计下半年经济会逐季回升。

  国常会还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配套融资支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抓紧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分析称,结合前期新增政策性信贷8000 亿,或协同发力稳定基建。同时,此次资金用处之一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缓解下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较少的时间段中可能出现的基建项目资本金问题,也规避政府杠杆率上行问题,发行特别国债或腾挪23 年新增专项债至今年的可能性均下降。

  重点投向三类项目

  央行表示,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运用金融工具,重点投向三类项目:一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明确的五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分别为交通水利能源等网络型基础设施、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地下管廊等城市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国家安全基础设施。二是重大科技创新等领域。三是其他可由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资的项目。

  本次工具将覆盖到的基建项目类型,都是在下半年还将抓紧推进的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欧鸿在近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特别是要抓紧推进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水利、交通、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中信证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程强指出,随着疫情应对更加有效,基建原材料配送和开工环境转好,项目、资金、要素保障等环节更加畅通,预计6月起基建增速将回归9%-12%的合理增速区间。预计全年基建投资增速为10.1%。

  在周茂华看来,水利等项目产业链长,拉动就业明显,有助于促进就业和收入,加快推动内需恢复。“稳健货币政策有望保持偏松格局,为经济恢复营造适宜环境,但更加注重政策精准质效,信贷结构优化,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小微企业、制造业、绿色经济等重点新兴领域支持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也指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精准发力,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用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结构性货币工具将在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以及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不排除下半年对现有各类结构性政策工具升级加码、乃至推出新的政策工具的可能,比如推出房地产金融定向支持工具等。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 土耳其通胀高达80%,出货谨防“土耳其骗局”!

    在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全球能源、粮食价格一路上涨等负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世界各国面临着巨大的通胀压力。

  • “扫货”!欧洲8月将禁俄煤,“正从世界各地购买煤炭”

    随着8月欧盟即将生效对俄罗斯的煤炭进口禁令,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哥伦比亚等国家的码头上,源源不断的煤炭正在装船驶向欧洲。

  • 加大研发力度 提升制造业综合实力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显著提升,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 上半年银行结售汇顺差852亿美元 中国外汇市场韧性增强

    银行结售汇顺差852亿美元、代客涉外收付款顺差834亿美元、企业利用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规模同比增长29%……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22日公布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

  • 上半年海关缉私部门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2301起

    上半年,全国海关缉私部门始终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深入推进“国门利剑2022”联合行动,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2301起,同比增长13.9%;立案调查走私行为案件10407起,增长3.4%。

热门文章
1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2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3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4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5
扩散周知!2021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税费政策
6
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21年5月27日)
7
保持高压严打 遏制虚开骗税猖獗势头
8
数据折射民营企业外贸活力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2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3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用3000亿撬动1.5万亿元!重点投向这三类项目!
国际商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与此前政策行调增8000亿元信贷额度不同,本次3000亿元政策行金融工具主要针对基建项目进行股权投资而非债权投资,主要应对基建项目资本金到位不足的问题。

  又多了3000亿

  再来3000亿,这次能够撬动多少投资?根据人民银行和2015-2017年专项建设债的经验,此次3000亿元金融工具可能仍以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发行,中央财政予以贴息,贴息期限2年。募集资金可能以专项基金的形式投入基建项目,出资比例低于50%。基建项目资本金占比一般为15%-20%,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行贷款形式的配资,杠杆率约为4倍。因此,3000亿元金融工具可能撬动约1.5万亿元基建投资,相当于提高2022年基建投资约7个百分点。

  “此举通过政策性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一方面,政策性银行拥有国家信用,融资成本相对低;另一方面,通过金融债券资金补充项目资本金,有助于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保障重点项目融资。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投资逐渐成为稳增长的主要支撑点。当前投资明显发力,有望尽早发挥对经济的托底作用,预计下半年经济会逐季回升。

  国常会还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配套融资支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抓紧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分析称,结合前期新增政策性信贷8000 亿,或协同发力稳定基建。同时,此次资金用处之一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缓解下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较少的时间段中可能出现的基建项目资本金问题,也规避政府杠杆率上行问题,发行特别国债或腾挪23 年新增专项债至今年的可能性均下降。

  重点投向三类项目

  央行表示,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运用金融工具,重点投向三类项目:一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明确的五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分别为交通水利能源等网络型基础设施、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地下管廊等城市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国家安全基础设施。二是重大科技创新等领域。三是其他可由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资的项目。

  本次工具将覆盖到的基建项目类型,都是在下半年还将抓紧推进的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欧鸿在近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特别是要抓紧推进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水利、交通、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中信证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程强指出,随着疫情应对更加有效,基建原材料配送和开工环境转好,项目、资金、要素保障等环节更加畅通,预计6月起基建增速将回归9%-12%的合理增速区间。预计全年基建投资增速为10.1%。

  在周茂华看来,水利等项目产业链长,拉动就业明显,有助于促进就业和收入,加快推动内需恢复。“稳健货币政策有望保持偏松格局,为经济恢复营造适宜环境,但更加注重政策精准质效,信贷结构优化,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小微企业、制造业、绿色经济等重点新兴领域支持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也指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精准发力,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用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结构性货币工具将在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以及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不排除下半年对现有各类结构性政策工具升级加码、乃至推出新的政策工具的可能,比如推出房地产金融定向支持工具等。


热门推荐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土耳其通胀高达80%,出货谨防“土耳其骗局”!
在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全球能源、粮食价格一路上涨等负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世界各国面临着巨大的通胀压力。
“扫货”!欧洲8月将禁俄煤,“正从世界各地购买煤炭”
随着8月欧盟即将生效对俄罗斯的煤炭进口禁令,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哥伦比亚等国家的码头上,源源不断的煤炭正在装船驶向欧洲。
加大研发力度 提升制造业综合实力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显著提升,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上半年银行结售汇顺差852亿美元 中国外汇市场韧性增强
银行结售汇顺差852亿美元、代客涉外收付款顺差834亿美元、企业利用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规模同比增长29%……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22日公布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
上半年海关缉私部门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2301起
上半年,全国海关缉私部门始终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深入推进“国门利剑2022”联合行动,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2301起,同比增长13.9%;立案调查走私行为案件10407起,增长3.4%。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