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干货
分享
从实务角度对增值税立法的几点建议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邵井安 刘梅 李晓东

全国人大常委会最新公布的增值税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总体按照税制平移的思路,保持现行税制框架和税负水平基本不变,将增值税暂行条例和有关政策规定上升为法律。本文从实务角度对增值税立法提出一些建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最新公布的增值税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总体按照税制平移的思路,保持现行税制框架和税负水平基本不变,将增值税暂行条例和有关政策规定上升为法律。本文从实务角度对增值税立法提出一些建议。

  对视同应税交易的修改建议

  建议删除视同应税交易的兜底条款。草案第四条关于视同应税交易的规定有“(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兜底条款。立法法第八条明确规定,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视同应税交易属于征税范围的规定,应该由法律明确规定,建议视同应税交易范围的规定采用列举法明确,不采用类似兜底条款。

  建议将无偿提供其他应税服务等纳入视同应税交易范围。草案中除了单位和个人赠与金融商品这项服务需要视同应税交易规定外,对其他无偿或赠与应税服务交易行为都不需要视同应税交易缴纳增值税,会形成税收不公平。

  在实务中,有餐饮业招待客户无偿提供餐饮服务;有运输业企业为相关客户或个人无偿提供运输服务;还有娱乐业为客户无偿提供娱乐等。如果对应税服务无偿或赠与不视同应税交易行为,就是对赠与应税货物视同应税交易行为的一种不公平。另外,对无偿或赠与应税服务不视同应税交易征税,也使其对应的进项税额难以划分转出,使相关纳税人变相地减少了销项税额。

  另外,为了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建议将以公益活动为目的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无偿销售货物、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排除在视同应税交易范围之外。

  对纳税人类别可转登记的建议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通知》(财税〔2018〕33号)等文件规定,符合规定的一般纳税人,自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可选择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二手车经销等若干增值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9号)规定,为支持小规模纳税人复工复业,国家针对小规模纳税人出台了增值税减免政策,考虑到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为使纳税人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明确符合条件的一般纳税人可在2020年底前选择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

  在实务中,很多业务萎缩或转型的企业受益很大,建议在2018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一般纳税人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的户数、转后经营数据及转为一般纳税人等数据的基础上,考虑是否将一般纳税人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政策常态化。同时,在市场中,企业的供应商会倒逼企业变成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该项行为交由纳税人来决定。建议对第六条第三款修改为“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以及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情形由国务院规定。但纳税人可以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自行选择登记为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以及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纳税人自行选择的,一年或三十六个月内不得变更。”

  对兼营行为补充规定的建议

  草案第十九条关于兼营行为的规定,“纳税人发生两项以上应税交易涉及不同税率、征收率的,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第七条规定,零税率属于增值税税率,不是增值税征收率,所以实务中会出现,纳税人发生两项以上应税交易涉及适用零税率和征收率的情形,如某深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提供在境内载运旅客或者货物出境,按照规定,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同时在境内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按照规定,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适用增值税征收率3%。如果按照“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规定中的“从高”,适用征收率3%;如果按照“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规定中的“适用税率”,适用零税率,因为3%不属于增值税税率。笔者建议,草案第十九条中“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修改为“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或征收率”。

  对预缴税款的征管建议

  草案第二十九条关于增值税预缴的规定,“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预缴增值税,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制定”。实务中存在纳税人多预缴增值税的情形,而根据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多缴税款退税,不包括依法预缴税款形成的结算退税、出口退税和各种减免退税,所以实务中可能会增加企业额外的税收负担。如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市政工程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计税方法,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增值税税款,由于材料占比较高,进项税额多,会出现多预缴增值税税款,项目结束时多预缴的增值税没有明确的依据可以办理退税。笔者建议,草案第二十九条增加“预缴增值税退税的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制定”这个内容。

  对梳理文件的建议

  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增值税暂行条例,12月25日,财政部发布了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2016年5月1日,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2017年11月国务院修订增值税暂行条例,废止营业税暂行条例,实现了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的全覆盖。笔者建议在增值税立法的过程中整理相关文件,增加税法严肃性和减少争议。例如,草案第五条规定了四种情形不属于应税交易,不征收增值税,现行政策中还有纳税人取得的符合条件的财政补贴收入、被保险人获得的保险赔付和资产重组过程中符合条件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等都属于不征收增值税情形。

  (作者单位:北京城建六建集团、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国家税务总局长治市税务局)


01.jp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七个常见误区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创新发展。

  • 三个案例提示:贷款利息与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填报误区

    小伙伴们,在确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时,该如何选择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呢?又有哪些填报误区?下面,小编通过三个小案例,为您解读相关知识点,快来了解一下吧!

  • 出口电子烟:“对号入座”,适用符合条件的退税政策

    出口退(免)政策、出口免税政策、出口征税政策。相关主体须区分不同情况“对号入座”,适用符合条件的退税政策。

  • 纳税争议的复议期限该如何理解?

    行政相对人经过多次催缴程序后才缴清税款及滞纳金,其申请复议期限的起始日是从最终缴清税款及滞纳金的时间算起,还是从税务机关所作《税务处理决定书》要求的缴清税款及滞纳金期限届满日算起?

  • 又有投行被起诉共同财务造假,新罚单来了

    新年伊始,国融证券继续收罚单。这家名不见经传、IPO多年无果的证券公司,正处于多事之秋。

  • 企业经营链长短,决定涉税事项多寡

    跨国集团的国际供应链、工程链、生产链、价值链往往处于不同税收管辖区,执行不同税收政策,享受不同税收(含关税)待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税收不确定性的问题。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
货物贸易外汇业务政策问答(一)
3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4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55个办税问答【上】
5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下)
6
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政策问答(二)
7
出口企业留抵退税热点问答来啦
8
出口企业跨年退(免)税业务申报注意事项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
货物贸易外汇业务政策问答(一)
3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从实务角度对增值税立法的几点建议
中国税务报
全国人大常委会最新公布的增值税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总体按照税制平移的思路,保持现行税制框架和税负水平基本不变,将增值税暂行条例和有关政策规定上升为法律。本文从实务角度对增值税立法提出一些建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最新公布的增值税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总体按照税制平移的思路,保持现行税制框架和税负水平基本不变,将增值税暂行条例和有关政策规定上升为法律。本文从实务角度对增值税立法提出一些建议。

  对视同应税交易的修改建议

  建议删除视同应税交易的兜底条款。草案第四条关于视同应税交易的规定有“(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兜底条款。立法法第八条明确规定,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视同应税交易属于征税范围的规定,应该由法律明确规定,建议视同应税交易范围的规定采用列举法明确,不采用类似兜底条款。

  建议将无偿提供其他应税服务等纳入视同应税交易范围。草案中除了单位和个人赠与金融商品这项服务需要视同应税交易规定外,对其他无偿或赠与应税服务交易行为都不需要视同应税交易缴纳增值税,会形成税收不公平。

  在实务中,有餐饮业招待客户无偿提供餐饮服务;有运输业企业为相关客户或个人无偿提供运输服务;还有娱乐业为客户无偿提供娱乐等。如果对应税服务无偿或赠与不视同应税交易行为,就是对赠与应税货物视同应税交易行为的一种不公平。另外,对无偿或赠与应税服务不视同应税交易征税,也使其对应的进项税额难以划分转出,使相关纳税人变相地减少了销项税额。

  另外,为了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建议将以公益活动为目的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无偿销售货物、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排除在视同应税交易范围之外。

  对纳税人类别可转登记的建议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通知》(财税〔2018〕33号)等文件规定,符合规定的一般纳税人,自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可选择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二手车经销等若干增值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9号)规定,为支持小规模纳税人复工复业,国家针对小规模纳税人出台了增值税减免政策,考虑到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为使纳税人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明确符合条件的一般纳税人可在2020年底前选择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

  在实务中,很多业务萎缩或转型的企业受益很大,建议在2018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一般纳税人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的户数、转后经营数据及转为一般纳税人等数据的基础上,考虑是否将一般纳税人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政策常态化。同时,在市场中,企业的供应商会倒逼企业变成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该项行为交由纳税人来决定。建议对第六条第三款修改为“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以及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情形由国务院规定。但纳税人可以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自行选择登记为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以及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纳税人自行选择的,一年或三十六个月内不得变更。”

  对兼营行为补充规定的建议

  草案第十九条关于兼营行为的规定,“纳税人发生两项以上应税交易涉及不同税率、征收率的,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第七条规定,零税率属于增值税税率,不是增值税征收率,所以实务中会出现,纳税人发生两项以上应税交易涉及适用零税率和征收率的情形,如某深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提供在境内载运旅客或者货物出境,按照规定,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同时在境内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按照规定,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适用增值税征收率3%。如果按照“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规定中的“从高”,适用征收率3%;如果按照“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规定中的“适用税率”,适用零税率,因为3%不属于增值税税率。笔者建议,草案第十九条中“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修改为“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或征收率”。

  对预缴税款的征管建议

  草案第二十九条关于增值税预缴的规定,“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预缴增值税,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制定”。实务中存在纳税人多预缴增值税的情形,而根据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多缴税款退税,不包括依法预缴税款形成的结算退税、出口退税和各种减免退税,所以实务中可能会增加企业额外的税收负担。如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市政工程建筑服务,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计税方法,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增值税税款,由于材料占比较高,进项税额多,会出现多预缴增值税税款,项目结束时多预缴的增值税没有明确的依据可以办理退税。笔者建议,草案第二十九条增加“预缴增值税退税的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制定”这个内容。

  对梳理文件的建议

  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增值税暂行条例,12月25日,财政部发布了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2016年5月1日,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2017年11月国务院修订增值税暂行条例,废止营业税暂行条例,实现了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的全覆盖。笔者建议在增值税立法的过程中整理相关文件,增加税法严肃性和减少争议。例如,草案第五条规定了四种情形不属于应税交易,不征收增值税,现行政策中还有纳税人取得的符合条件的财政补贴收入、被保险人获得的保险赔付和资产重组过程中符合条件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等都属于不征收增值税情形。

  (作者单位:北京城建六建集团、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国家税务总局长治市税务局)


01.jpg

热门推荐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七个常见误区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创新发展。
三个案例提示:贷款利息与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填报误区
小伙伴们,在确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时,该如何选择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呢?又有哪些填报误区?下面,小编通过三个小案例,为您解读相关知识点,快来了解一下吧!
出口电子烟:“对号入座”,适用符合条件的退税政策
出口退(免)政策、出口免税政策、出口征税政策。相关主体须区分不同情况“对号入座”,适用符合条件的退税政策。
纳税争议的复议期限该如何理解?
行政相对人经过多次催缴程序后才缴清税款及滞纳金,其申请复议期限的起始日是从最终缴清税款及滞纳金的时间算起,还是从税务机关所作《税务处理决定书》要求的缴清税款及滞纳金期限届满日算起?
又有投行被起诉共同财务造假,新罚单来了
新年伊始,国融证券继续收罚单。这家名不见经传、IPO多年无果的证券公司,正处于多事之秋。
企业经营链长短,决定涉税事项多寡
跨国集团的国际供应链、工程链、生产链、价值链往往处于不同税收管辖区,执行不同税收政策,享受不同税收(含关税)待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税收不确定性的问题。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