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骗税动态
分享
2023年度典型税务司法审判案例(三)以物抵债的税费承担纠纷案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卢慧菲

近日从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各级法院审理的涉税司法案例中评选出10个2023年度影响力税务司法审判案例。

  案例是最鲜活的法治教科书。近期,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从推动税务司法审判案例研究、促进税收法治建设、以典型税务司法审判案例引导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出发,组织学界和实务界开展2023年度影响力税务司法审判案例评选活动。经过数月的案例搜集筛选,由来自法院、检察院、高校等领域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近日从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各级法院审理的涉税司法案例中评选出10个2023年度影响力税务司法审判案例。

以物抵债的税费承担纠纷案

中国农业银行某支行与北某公司、恒某公司追偿权纠纷案〔(2023)云3423民初265号〕

  本案中,恒某公司向农业银行某支行申请贷款,北某公司以其名下部分不动产提供最高额担保。由于这两家公司未履行还款义务,银行在法定期间内申请强制执行。涉案抵押物在拍卖、变卖中均流拍后,法院裁定将北某公司的抵押物交付放贷银行抵偿债务。银行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时,承担各项税金近350万元,遂诉请北某公司、恒某公司支付其垫付的全部税金。法院认为,拍卖、变卖公告规定的由买受人承担税费条款只对竞买人产生约束力,涉案银行未参与竞买,前述公告对其无约束力。在法律及司法解释未明确以物抵债过户中税费承担问题的情况下,一般参照民事交易中自主买卖的相关规定确定税费承担。根据税收法定原则及相关规定,北某公司系涉案税款的法定纳税人,理应缴纳上述税款。但上述税款应认定为实现债权产生的费用,属于抵押担保范围,因涉案抵押物实现的价值不足以覆盖后续产生的税费,故北某公司无须承担责任,不足部分根据合同应由借款人承担。恒某公司作为借款人,应当对涉案税款承担支付义务。

  评选委员会认为,本案颇具代表性,涉及实务中常见的以物抵债纠纷。案件明确了以物抵债过户中的税费承担问题,即在法律及司法解释未明确以物抵债过户中税费承担问题的情况下,一般参照民事交易中自主买卖的相关规定确定税费承担。此外,本案还对以物抵债税费纠纷的诉讼时效起算点、是否属于实现债权的费用等问题予以明确。这些问题的明晰有助于厘清民法典等民事法律规范在涉税案件中的适用。

  (本文选自《几起典型税务司法案例的“典型意义”》)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异地溯源:撕下“活鱼”出口伪装

    关联分析显示,3家疑点企业不仅成立时间相近,注册地址一致,并且3户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股东、财务人员还存在交叉任职情况。

  • 利用小规模减免增值税政策虚开发票终被罚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衢州市税务局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对,依法查处了一起利用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案件。

  • 揭示犯罪团伙控制空壳公司利用软件产品增值税

    近年来,国家为促进软件产业发展、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出台了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这项政策对于合规经营企业是“及时雨”,却也是不法分子觊觎的“唐僧肉”。

  • 税务部门公布3起骗享税费优惠政策典型案件

    1月7日,山西、浙江、深圳等地税务部门依法查处并公布了3起骗享税费优惠政策典型案件。

  • “买单配票”骗取出口退税,又“虚受虚抵”,提起公诉!

    随着跨境电商、国际贸易、海外直播等新业态发展,不少犯罪分子瞄准“出口退税”,以假报出口等方式骗取出口退税,为逃避侦查甚至催生出一条虚开虚受、买单、配票的黑灰产业链,将骗取出口退税的犯罪行为伪装成正常商业交易。

  • 寻找“消失”的混凝土

    生产数据“遗失”,账目核查无果,案件调查工作遇到瓶颈。下一步调查从哪里入手,如何打开调查突破口?检查人员再次分析了涉案企业的产销流程,把目光聚焦在企业经营模式上……

热门文章
1
骗取出口退税罪典型案例及解析
2
落实常态化打击虚开骗税大家谈
3
六部门解读联合打击虚开骗税新行动
4
商贸公司低值高报 出口廉价服装骗税两百余万
5
千里寻“貂”揭骗局
6
陕西警税协作告破虚开发票案
7
一起虚开发票人实名举报的税案
8
购进黄金卖出铜? 税警揭开惊人骗局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骗取出口退税罪典型案例及解析
2
落实常态化打击虚开骗税大家谈
3
六部门解读联合打击虚开骗税新行动
2023年度典型税务司法审判案例(三)以物抵债的税费承担纠纷案
中国税务报
近日从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各级法院审理的涉税司法案例中评选出10个2023年度影响力税务司法审判案例。
 

  案例是最鲜活的法治教科书。近期,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从推动税务司法审判案例研究、促进税收法治建设、以典型税务司法审判案例引导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出发,组织学界和实务界开展2023年度影响力税务司法审判案例评选活动。经过数月的案例搜集筛选,由来自法院、检察院、高校等领域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近日从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各级法院审理的涉税司法案例中评选出10个2023年度影响力税务司法审判案例。

以物抵债的税费承担纠纷案

中国农业银行某支行与北某公司、恒某公司追偿权纠纷案〔(2023)云3423民初265号〕

  本案中,恒某公司向农业银行某支行申请贷款,北某公司以其名下部分不动产提供最高额担保。由于这两家公司未履行还款义务,银行在法定期间内申请强制执行。涉案抵押物在拍卖、变卖中均流拍后,法院裁定将北某公司的抵押物交付放贷银行抵偿债务。银行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时,承担各项税金近350万元,遂诉请北某公司、恒某公司支付其垫付的全部税金。法院认为,拍卖、变卖公告规定的由买受人承担税费条款只对竞买人产生约束力,涉案银行未参与竞买,前述公告对其无约束力。在法律及司法解释未明确以物抵债过户中税费承担问题的情况下,一般参照民事交易中自主买卖的相关规定确定税费承担。根据税收法定原则及相关规定,北某公司系涉案税款的法定纳税人,理应缴纳上述税款。但上述税款应认定为实现债权产生的费用,属于抵押担保范围,因涉案抵押物实现的价值不足以覆盖后续产生的税费,故北某公司无须承担责任,不足部分根据合同应由借款人承担。恒某公司作为借款人,应当对涉案税款承担支付义务。

  评选委员会认为,本案颇具代表性,涉及实务中常见的以物抵债纠纷。案件明确了以物抵债过户中的税费承担问题,即在法律及司法解释未明确以物抵债过户中税费承担问题的情况下,一般参照民事交易中自主买卖的相关规定确定税费承担。此外,本案还对以物抵债税费纠纷的诉讼时效起算点、是否属于实现债权的费用等问题予以明确。这些问题的明晰有助于厘清民法典等民事法律规范在涉税案件中的适用。

  (本文选自《几起典型税务司法案例的“典型意义”》)


热门推荐
异地溯源:撕下“活鱼”出口伪装
关联分析显示,3家疑点企业不仅成立时间相近,注册地址一致,并且3户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股东、财务人员还存在交叉任职情况。
利用小规模减免增值税政策虚开发票终被罚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衢州市税务局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对,依法查处了一起利用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案件。
揭示犯罪团伙控制空壳公司利用软件产品增值税
近年来,国家为促进软件产业发展、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出台了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这项政策对于合规经营企业是“及时雨”,却也是不法分子觊觎的“唐僧肉”。
税务部门公布3起骗享税费优惠政策典型案件
1月7日,山西、浙江、深圳等地税务部门依法查处并公布了3起骗享税费优惠政策典型案件。
“买单配票”骗取出口退税,又“虚受虚抵”,提起公诉!
随着跨境电商、国际贸易、海外直播等新业态发展,不少犯罪分子瞄准“出口退税”,以假报出口等方式骗取出口退税,为逃避侦查甚至催生出一条虚开虚受、买单、配票的黑灰产业链,将骗取出口退税的犯罪行为伪装成正常商业交易。
寻找“消失”的混凝土
生产数据“遗失”,账目核查无果,案件调查工作遇到瓶颈。下一步调查从哪里入手,如何打开调查突破口?检查人员再次分析了涉案企业的产销流程,把目光聚焦在企业经营模式上……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